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经济体感为何有差异4月16日上午,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。经初步核算,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3%,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.6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11538亿元,同比增长3.3%;第二产业增加值109846亿元,增长6.0%;第三产业增加值174915亿元,增长5.0%。
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.3%的数据比很多人预期要高,既包括一些普通人的预期,也包括高盛这样的专业机构。就在4月11日,高盛刚刚上调了中国经济今年一季度以及今年全年的增长预期,将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从前值4.5%上调至5.0%,对中国2024年全年GDP增速预测也从前值4.8%上调至5.0%。与此同时,摩根士丹利也对预测值进行了上调,但5.3%的公布数据比高盛上调后的数据依然要高。
而普通人感觉数据比预期高,则一部分是因为与日常中的经济体感相较存在差异。比如,股民在体验一季度的后,可能就会感觉经济增速不是很好,中小微企业主、超市老板等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感觉。
经济体感与经济数据存在差异属于正常现象。因为中国目前整体处于经济复苏期,经济复苏有不平衡性,各行业有先有后,就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所说,“消费的恢复不如生产,而且中小微企业的恢复不如大企业”。这就使得,虽然汇总数据不错,但大家对数据的感受可能就有一定的不同认知。
对于个体而言,生意下滑、收入下降、财产减值的痛感米博体育官方app下载,一般要远大于恢复期收入正向增长的快感。这是人之常情,也促成了经济体感与经济数据之间的体验差。
从统计局的经济数据到普通人的经济体感都恢复到疫情前,可能还需要更长的过程。但即便从日常经济层面看,经济确实也在恢复中。
比如,文化和旅游部4月初公布了2024年清明节假期的相关经济数据,假期3天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.19亿人次,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.5亿元,均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。更关键的是,人均旅游花费也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,表明居民旅游消费潜力与意愿均得到充分释放,也表明中国经济在恢复生产的同时,消费信心也在恢复。
但同时消费的恢复也存在不平衡性。比如,一方面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.4%,餐饮收入增长10.8%,粮油食品类增长9.6%、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增长14.2%,全国主要商圈人流热度指数增长9.9%;而另一方面百货店零售额下降2.4%,超市、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.2%、1.1%。另根据乘联会公布的今年一季度汽车销售数据,同比跌14.89%。
这说明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已经到了一个分水岭,即在基本生活类消费方面恢复良好,包括清明节这样的短途出行的火爆也反映了这一现象。但在升级消费,尤其是杠杆消费(指个人或家庭通过借贷或使用信用卡等金融工具来增加其消费支出)方面面临考验,这也是中国内需扩大的关键。
像汽车、房子、出境旅游等这些消费领域如果向好,则反映出居民消费信心的彻底恢复。也正因此,从国家到地方才正大力推动家电以旧换新、住宅以旧换新。但这都只能起到外部引导作用,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和资产升值。
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,2023年一季度至四季度,城镇储户选择进行更多储蓄的占比分别为58%、58%、62%、61%,高于2020-2022年的均值53%。
近两年,银行存款利率虽经历多次下调,但个人和公司还是更爱存款了。这说明民众并不是没有钱,但在消费上确实变得更谨慎了。这与人们的现实经济体感是有关系的。
经济体感关系到消费信心,进而关系内需,再关系到生产,关系到宏观经济。可以说,好的经济体感和好的经济数据一样重要。
观察一季度数据,无论是从工业增速、服务业增速还是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、营业性客运量增速等指标看,5.3%的GDP增长都是有强力支撑的,这使得在接下来的消费季中,如何改善民众经济体感,释放消费潜力,破解需求不足变得尤为重要。
从这个角度讲,还是要下大力气提升民众的可支配收入,当劳动者有了更高收入,对未来有了更好的预期,一切自然就迎刃而解。